官员连续自杀,心理干预亟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3年1月18日 10时33分
1月9日晚,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在该院办公楼六楼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目前自杀原因正在调查中。(2013.1.11腾讯网) 羊城晚报讯消息称:“2013年1月8日18时许,广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祁晓林自缢身亡,终年55岁。祁晓林同志生前身患疾病,有抑郁症状。”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祁晓林是在广州公安局大楼内自己办公室内的洗手间自缢的(2013.1.9新华网) 官员连续自杀的新闻让人民大众对于官这个名词有了更新的认识,一个人愿意选择在人生的顶峰时坠落到底,一需要很大的勇气,二活着或许比死亡更难受。就现阶段的报道来看,我们无法去推断这两位官员死亡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这两个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消散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是笔者认为,加强对官员们的心理干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是广泛摸底,建立干部心理健康档案。采取谈心谈话、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抗压能力、意志力、信心指数等12个方面对领导干部定期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建立心理状况定期分析预警机制,按照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三类建立领导干部心理状况档案,实行逐级管理办法,对存在心理疾病的干部,进行重点关爱管理。 二是开展心理咨询,强化心理疏导。整合社会师资力量,建立心理咨询师资库,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对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引导领导干部自我控制情绪、合理释放心理压力、及时调整不良心态。广泛收集各类心理辅导资料和健康心理教学内容,供领导干部在线或者下载自学,对心理亚健康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干预。 三是跟进观察了解,确保领导干部身心健康。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关爱长效机制。按照心理档案,对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干部跟进了解,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对存在心理疾病的领导干部进行保护性岗位调整,将心理健康作为干部日常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常委领导分级心理辅导制度,建立由常委联系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联系普通干部的三级联动网络,定期分级谈心谈话,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让干部倾述想法、释放不快情绪。实施领导干部强制休假制度,对重点岗位干部进行休假式治疗;定期开展球赛、拔河、登山、参观等群体文体活动,丰富领导干部业余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从生活上关爱干部。 官员的心理健康不仅仅关系的是一个部门、一个机关,甚至会同整个社会、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在新的时期,保持积极向上良好的心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仅能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还能从源头上杜绝贪腐现象的出现。
作者:龙华鑫
|